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既然都是借钱,用在国内还是国外,如何抉择,总该有个说法

 

 

/蒋飞

 

据新华社,中国愿向非洲提供600亿美元支持,其中包括:提供150亿美元的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提供200亿美元的信贷资金额度;支持设立100亿美元的中非开发性金融专项资金和50亿美元的自非洲进口贸易融资专项资金;推动中国企业未来3年对非洲投资不少于100亿美元。

 

这是中非论坛期间宣布的重大事项,举国关注。600亿美元相当于4100亿人民币,是一笔不小的钱,公众对这笔钱怎么花、效益如何很感兴趣。也有普通民众提出国内民生和扶贫等公共开支还有很多缺口,为何不优先投入?官方没有具体解释,但官方媒体有些许流露出来的态度,比如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新媒体“侠客岛”回复读者留言:

 

如果对非洲的援助是一种生意,也是合理的解释,毕竟现在不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西方阵营以及第三世界彼此界限分明,为了纯粹的意识形态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对外援助。侠客岛这里还提到了“外汇储备”,但是没有更多的展开。各种微信群里面的讨论,有人认为外储不可能用来直接改善国内民生,用外储做援助也不影响老百姓。这种看法对吗?

 

这得先回答外储是什么。

 

国内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最后都是要用财政收入买单,来自于税收和土地出让等等。外汇储备的形成机制与此不同,它背后是真实的货物和服务贸易。中国企业出口商品和劳务获得外汇,国家强制结汇收走外汇,相应的给到企业和居民人民币。外汇成为了国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同时国家也相应增加了负债,具体体现为人民币。这种强制结汇的实质是国家以外汇(主要是美元)为基础,发行了人民币;国家手里保留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一方面应对贸易和资本项下的流入流出,另一方面,也是保证了人民币的币值稳定。

 

用大白话说,政府从企业和居民手里“借”走了外汇,打的借条就是人民币。企业和居民作为债主,愿意拿“借条”(人民币)是以国家手里有充足外汇可以满足兑换需求为前提的。当然短期内政府可以通过外汇管制限制这种兑换,但中长期来看,这种兑换承诺如果不能履行,则“借条”也将成为废纸。当然这只是为了便于理解假设的极端情形。中国有足够的国家实力和信用保障人民币稳定在合理区间,这归根结底并不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的表态管用,而是中国的经济体量、庞大市场和潜力决定的。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如果政府用外汇储备对外援助,老百姓有理由提出一些担忧吗?当然可以,因为如果我们作为债主发现债务人“乱花钱”,一定会对它能不能还钱心里开始狐疑。当然政府对外援助肯定不是“乱花钱”对不对,将来都会拉清单的,比如委内瑞拉,哦,扯远了。总之外汇储备虽然有3万亿,而且总是流进流出,但是一次承诺要花出去600亿美元,还是不小的数字。债主自己想换点美元回来花还得看眼色,眼瞧着这大把的撒出去,有点心疼不是很正常吗?

 

外储能用于国内民生开支吗?

 

还有人说外储不能直接用于国内民生。这么说当然对,肯定不能“直接”用。但是这个问题绕到外储上有点复杂。得先看政府花的钱是哪里来的。

 

民生开支说到底就是政府采购或者服务,而财政就一个口袋,这钱不管怎么样都是政府来负担,得在公共预算的范围内支出。如果支出超出财政收入,要么发债,要么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给你。中央政府也就一个口袋,除了财政收入的现钱,也可以借未来的钱就是发国债。国债是发给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的,说到这里,其实与外汇储备的形成机制一样,说到底是跟居民和企业借来的。

 

如果一定要讨论外储能不能用在国内,可操作的办法就是国家以外储为抵押,借人民币。这种做法实际上与发行一笔国债一样,说到底还是借钱,但并不是二次发行人民币。因新增的人民币只在强制结汇的时候发生,这一次国家借人民币无非是把账面上的美元资产换了一种记账方式来使用,它不会导致很多人担忧的所谓二次换汇新增发行人民币导致通胀。实际上,中央政府历次以外汇储备注资商业银行,也是外汇储备的一种运用方式。

 

所以老百姓问“外储为何不能用于国内民生”,问题虽然有点不专业,而且多数老百姓也可能并不清楚外储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我们心知肚明这句话实际上还是问了一个真问题——既然都是借钱,政府可以借钱对外援助,也可以借钱改善国内民生,到底应该怎样抉择?延伸一个问题:对外援助和投资,是政府拿着外汇撒币效果好,还是藏汇于民,让居民和企业分散决策好?

 

我只负责澄清问题本身,至于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要不要回答这个问题,那应该是政府部门以及国家媒体比如央视、人民日报和侠客岛该做的。

 

话题:



0

推荐

蒋飞

蒋飞

7篇文章 4年前更新

财新网副总编辑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7篇